新華財經石家莊本月12日電(記者劉桃熊)Q235鍍鋅角鋼產業是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疫情期間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Q235鍍鋅角鋼行業成了保供應、穩就業、促發展的壓艙石。在“雙循環”背景下,Q235鍍鋅角鋼行業如何適應新格局?“十四五”期間,Q235鍍鋅角鋼行業又會出現哪些新趨勢? “雙循環”背景下Q235鍍鋅角鋼行業發展新格局 中國擁有最全、最完整的產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正是這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使得中國產業具備了最完善的配套能力,也為Q235鍍鋅角鋼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總設計師高升認為,中國Q235鍍鋅角鋼生產始終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需求為主,堅持國內循環為主。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Q235鍍鋅角鋼出口比例僅6.6%,是粗鋼產量2000萬噸以上的國家中最低的。2020年6-本月連續四個月出現單月折合粗鋼凈進口。 高升認為,在“雙循環”背景下,Q235鍍鋅角鋼行業新格局主要體現在國內形成新的供需平衡并拓展新的外需市場。 2019年,中國人均Q235鍍鋅角鋼消費再創新高,國內循環基本趨于穩定。“十四五”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將是Q235鍍鋅角鋼行業發展的主線。通過適度調整政策、創造新的需求,推動形成一個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供需平衡。而全球消費端潛在的需求空間仍然較大,國際循環將成為中國Q235鍍鋅角鋼行業下一程的重點內容,通過跟國際資本的同臺競技,來進一步提升中國Q235鍍鋅角鋼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十四五”期間Q235鍍鋅角鋼工業發展新趨勢 高升分析認為“十四五”期間,中國Q235鍍鋅角鋼工業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一是供給能力高位增長壓力仍將持續,甚至階段性嚴重過剩的壓力仍將持續。一批甚至是一大批競爭力弱的Q235鍍鋅角鋼企業將被迫退出Q235鍍鋅角鋼市場,但產能不會消失,而是通過重組整合,再次轉化為更加高效的產能。 “更高效率的產能置換項目和技改項目建成投產之后,中國粗鋼產量能力甚至可以達到12-13億噸每年。” 高升認為,各地對承接和建設Q235鍍鋅角鋼項目的積極性保持高漲、在建擬建項目效率大幅提升、Q235鍍鋅角鋼企業通過提升產能利用率使得產量規模提升等因素為供給能力高位增長提供了支撐。 二是低成本、高質量作為Q235鍍鋅角鋼企業核心競爭力仍將持續。Q235鍍鋅角鋼企業降本增效是永恒的主題,“從Q235鍍鋅角鋼到材料,從制造到服務,從中國到全球,從單個企業到全產業鏈的生態圈”是Q235鍍鋅角鋼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是行業大規模大范圍兼并重組仍將持續。“十三五”對Q235鍍鋅角鋼行業發展格局影響最大的事件就是兼并重組。Q235鍍鋅角鋼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經營困難的企業需要戰略投資者重組獲得新生。“十四五”期間,全行業有可能再度陷入困境,也將迎來新一輪的重組高潮。 四是國內Q235鍍鋅角鋼流程結構動態調整,電爐鋼比例逐步上升呈必然趨勢。隨著中國Q235鍍鋅角鋼產業進一步向峰值區中后期發展,國家產能置換、環保、土地、財政等政策傾斜,廢鋼資源、電力等支撐條件逐步完善,電爐鋼比例將開始逐步回升。 高升預計電爐鋼發展將經歷三個階段:一是起步階段,電爐鋼比例將發展到15%-20%;二是快速增長階段,電爐鋼比例將由20%提升到約30%;三是緩慢趨于平衡的階段,電爐鋼不斷適應屆時的市場、資源、環境、技術、電力等條件,逐漸達到新的平衡。 (責任編輯:不吝)
|